2016年9月20日晚,14級食品科學與工程2班在和劑書院208教室舉行了新學期第一次班級活動,此次活動由團支書楊巧蘭組織,班長薛欣主持。
首先班長為大家簡述了傳承中醫文化的重要性,文化是民族的血脈,是人民的精神家園”。中華民族有文字記載的曆史已有五千年以上,中醫藥與中華民族的曆史緊密相連,研究中醫藥也就是研究中華民族的曆史文化,中醫藥和中文[古籍整理(中醫古籍整理為全國古籍整理的分支之一)、文字、小說、詩歌等]、曆史[曆史人物的生老病死、傳染病的流行、曆史事件、古籍等]、哲學[《黃帝内經》的哲學思想研究等]、考古[出土的竹簡帛書、古籍、器皿、工具、中藥等]、美術[雕塑、 國畫(工筆與水墨)、古籍插圖、壁畫、岩畫與岩刻等]多學科密不可分,隻要地球存在,隻要中國存在,隻要中國人存在,中醫就要傳承下去,努力加以研究發展。同時,他也倡議大家身體力行去,感悟中醫,傳承中醫精神。
随後,有2名同學依次向大家分享了感人優秀中醫故事,第一位同學分享了扁鵲起死回的故事。有一次,扁鵲路過虢國,看見全國上下都在舉行祈禱,一打聽,方知是虢太子死了。太子的侍從告訴他,虢太子清晨雞鳴時突然死去。扁鵲問:“已經掩埋了嗎?”侍從回答說:“還沒有。他死了還不過半日哩!”扁鵲請求進去看看,并說虢太子也許還有生還的希望。侍從睜大了眼睛,懷疑地說:“先生,你該不是跟我開玩笑吧!我隻聽說上古時候的名醫俞踰有起死回生的本領。若你能象他那樣倒差不多。要不然,連小孩兒也不會相信的。”扁鵲見侍從不信任自己,很是着急,須知救人要緊哪。他靈機一動,說:“你要是不相信我的話,那麼,你去看看太子,他的鼻翼一定還在扇動,他的大腿内側一定還是溫暖的”。侍從半信半疑地将話告訴了國王。國王十分詫異,忙把扁鵲迎進宮中,痛哭流涕地說:“久聞你醫術高明,今日有幸相助。不然,我兒子的命就算完了”。扁鵲一面安慰國王,一面讓徒弟子陽磨制石針,針刺太子頭頂的百會穴。一會兒,太子竟漸漸蘇醒過來,扁鵲又讓弟子子豹用藥物灸病人的兩脅,太子便能慢慢地坐起來!經過中藥的進一步調理,二十來天就康複如初。這事很快傳遍各地,扁鵲走到哪裡,哪裡就有人說:“他就是使死人複活的醫生!” 扁鵲聽了,謙遜地笑着說:“我哪裡能使死人生還呢,太子患的是‘屍厥’證,本來就沒有死,我隻不過是使他蘇醒過來罷了。”以後,人們常用“起死回生”這個詞來形容醫生的高超技藝。有些病家有時為了感謝醫生,送上一塊“扁鵲再世”的橫匾,也是頌揚醫生醫技高超的意思。
第二位同學分享了華佗對症下藥的故事。華佗是東漢名醫。一次,府吏倪尋和李延兩人都患頭痛發熱,一同去請華佗診治。 華佗經過仔細地望色、診脈,開出兩個不同的處方,交給病人取藥回家煎服。兩位病人一看處方,給倪尋開的是瀉藥,而給李延開的是解表發散藥。他們想:我倆患的是同一症狀,為什麼開的藥方卻不同呢,是不是華佗弄錯了?于是,他們向華佗請教。 華佗解釋道:倪尋的病是由于飲食過多引起的,病在内部,應當服瀉藥,将積滞瀉去,病就會好;李延的病是受涼感冒引起的,病在外部,應當吃解表藥,風寒之邪随汗而去,頭痛也就好了。兩人聽了十分信服。便回家将藥熬好服下,果然很快都痊愈了。中醫強調辨證治療,病證雖—,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,故治療方法也不一樣。後來,人們常用“對症下藥”這個鹹語比喻針對不同情況,采取不同方法處理問題。
通過班長的介紹及同學們的故事,同學們了解到中醫承載了中國人的智慧,中國的文化,中國的發展,并使我們可站在更高的角度觀察人類的繁衍生息。